医道如棋,药对似兵。当一味味本草在药柜中静候,经医者妙手点化,两两相合间便生无穷妙用。且看三组温阳妙配,如何各展其长。
1、黄芪合肉桂——升举清阳不耗真火黄芪生于西北,得土气之厚,善补脾肺之气,为'补气升阳第一要药',常用于中气下陷、体倦乏力诸症。然单纯补气易致壅滞,犹车陷泥淖,空推无益。
肉桂产自岭南,取桂树近根之皮,性热味辛甘,能温通血脉,引火归元。其妙处在于'走而不守',如添柴加薪,使火势绵延。
二药相伍,黄芪得肉桂则补气而不壅滞,肉桂得黄芪则温阳而不伤阴。恰似给气球充气时,既充盈气量又保持柔韧,对气虚下陷兼有畏寒者,如子宫脱垂、胃下垂伴四肢不温者,用之如神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2、附子配肉桂——引火归元不亏真阳附子乃川中乌头之侧根,性大热,有毒,能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为'回阳救逆第一品药'。然其性猛烈,如烈火烹油,易耗伤阴血。
肉桂性温,能制约附子之燥烈,又可引火下行,使浮阳归肾。二者相合,恰似给烈马配上缰绳,既保其奔腾之力,又防其失控伤人。
对肾阳亏虚、虚阳上浮之症,如面红潮热而下肢厥冷、口舌生疮伴腰膝酸软者,此配伍可收'釜底抽薪'之效,使上热下寒之象顿消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3、桂枝伍肉桂——温通血脉不滞阳气桂枝为肉桂之嫩枝,性温味辛甘,能发汗解肌,温通经脉,助阳化气。然其温通之力稍逊,对沉寒痼冷之证力有未逮。
肉桂则如老成持重之将,长于温里散寒,通血脉而止痛。二药相须,桂枝得肉桂则温通之力倍增,肉桂得桂枝则辛散而不伤正。
对风寒湿痹、经闭腹痛等寒凝血瘀之症,此配伍如冬日暖阳,既融化冰雪又滋养万物,使气血流通而无留滞之患。尤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尽、痛经兼见畏寒者,常获良效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中医辨证论治,切勿盲目用药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启盈优配-股票配资平台下载-实盘交易杠杆-炒股10倍杠杆什么意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